“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又逢中秋佳节,天上的圆月,不知寄托着多少人的牵挂与思念。而祖国西北大漠上的月亮,仿佛更圆更亮了。以梦为马的风电人主动放弃与家人团圆,选择坚守风场,吃月饼,看月亮,沉寂千年的大漠不再孤独,拥有了更多的情感温存和美好期盼。
手机里的女儿
“爸爸,中秋节你不回家,我和妈妈都很想你,你在那里吃得怎样,你怎么又黑了......”
“爸爸很好,不用担心,你爷爷最近身体怎样......”
月圆之夜,在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宿舍的付军利与远在山东临沂的女儿开启了视频聊天,虽然相距千里,但看着手机里的女儿,父女俩宛若近在咫尺。
这是付军利来杭锦旗伊和乌素风电场后过的第二个中秋了,特别是今年的中秋,是风场建设的“特殊”时期,25台风机已全部建成,正同步推进箱式变电站安装和集电线路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风电人争分夺秒、连续奋战。
“看着风机从无到有,从第1台到25台,我们每个创业者都感到很自豪,虽然中秋节不能和家人团圆,但大家在一起都和一家人一样,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也非常开心。”付军利对笔者说。
在他乡路上
巴拉贡—康巴什—呼和浩特,奔波几千公里、对接鄂尔多斯电业局、内蒙古电网十几个相关部门,一天几十个电话......二十多天的时间,秦育栋一直奔波在路上,辗转各相关地区,忙碌于跑手续,中秋也是在路上。
“之前我基本上是个路痴,跑着趟数多了,现在路都记熟了,咱也算是半个‘鄂尔多斯人’了。”秦育栋打趣地说。
杭锦旗项目并网手续办理正是当紧阶段,作为杭锦旗项目并网手续办理专班的一员,秦育栋不仅带着组织的信任,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一刻不敢耽搁,把时间“掐算”好,周六、周日的时间就回项目上筹备资料,打好提前量,梳理并网手续办理的关键程序。
“并网手续办理不仅涉及施工、安装、调试多个施工环节,更是涵盖土建、电气、自动化、通信等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懂就请教,对自己来说,虽然经常奔波在外,但很充实,是学习成长的好机会。”秦育栋说道。
与星月作伴
伴着泵车持续的“轰隆”声,中秋的圆月渐渐升起。而在阿拉善400MW风电项目现场,杨灿和大家伙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岗位,忙碌的身影在风机基础浇筑现场来回穿梭,守护着现场安全施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一名年轻父亲,节日里杨灿最想念的还是远在山东老家的两个孩子,“虽然不能回家陪孩子,心里会有些遗憾,但家人也很理解我、支持我,让我能够在这里安心工作。”阿拉善项目电气技术员杨灿说。前方创业,离不开“后方”默默的付出和支持。
目前,阿拉善400MW风电项目正处于加速建设期,各项工序有条不紊、衔接紧凑、高质高效,项目人员始终保持“冲锋”姿态。作为项目现场一线人员,杨灿和同事们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每一道工序都不敢松懈,始终保持极强的使命感,尽职尽责完成每一项任务。
在这个美好的中秋佳节,还有更多的风电人选择坚守岗位奉献大漠,为了山东能源首个陆上风电项目早日并网发电踔厉奋进、砥砺前行。
奔山赴海,相聚千里却又心在咫尺。无悔的“追风人”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展现着“正是我辈担当时”的豪迈与情怀,路在脚下,梦在前方,风电人一直在路上......